2022年是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第二年。經過艱難的起步期,冷鏈物流已進入成熟穩定的發展階段。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冷鏈市場的需求下,冷庫、配送中心等冷鏈基礎設施正在大力建設中。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具有跨越時代的意義,無論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者需求還是響應國家政策目標。
根據天眼檢查數據,截至2021年底,冷鏈物流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36000家,近5年來保持了30%以上的年增長率穩步上升。除了疫情期間城市居民收入增長帶動的食品消費升級和新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擴大外,資本的推廣也在冷鏈物流的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冷庫建設和車輛采購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資本青睞已成為冷鏈產業發展的強心針。
加快資本布局。
冷鏈地庫資源短缺行業跨越鴻溝。
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國際)是深圳唯一一家以收費公路、現代物流、港口、環保為主營業務的國有產業集團,也是在百慕達注冊并在香港聯合所主板上市的紅籌股公司。近年來,深圳國際以城市發展經營國有企業為定位,努力建設冷鏈物流、智能物流、園區增值服務、第三方物流、保稅物流、物流金融和物流信息綜合物流服務體系,形成水、陸、空鐵+智能冷業務生態,致力于發展成為大灣區頂級、全國一流的物流行業綜合服務提供商。
2000年成立之初,深圳國際以深圳為主戰場,在全國30多個物流節點城市布局現代綜合物流港口,逐漸成為國內物流房地產領域的重量級選手。物流房地產行業的主流是高標準倉庫。與高標準倉庫相比,冷庫的資產投資和運營投資相對較重。如果投資建設干倉土地和土木工程需要2000-3000元/平方米,冷庫投資至少翻了一番,租金也是干倉的1-1.5倍。
深圳國際智能冷藏部總經理楊燕賢表示,主流物流房地產開發商布局邏輯和土地冷藏布局邏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經濟發展和沿海土地資源越來越困難,土地冷藏位置要求比高標準倉庫更嚴格,高標準倉庫網絡建設本身非常密集,如果部分高質量地區干倉庫資源進入冷藏,也可以緩解部分冷鏈倉庫的緊迫需求。
國家冷鏈物流十四五規劃的發布,標志著冷鏈物流市場跨越鴻溝,從早期市場進入主流市場。該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關鍵的風口期,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軌道。他們對冷庫用戶的高粘性感興趣。對于用戶來說,冷鏈物流市場也在跨越。更換冷庫的成本非常高,不會隨意移動,這意味著誰先贏得這些客戶,誰就具有市場競爭力。深圳國際此前主要遵循高標準倉庫的布局原則。布局集中在一、二線和重點城市,積累了大量優質客戶。深圳國際未來擬建的冷庫將主要面向兩類客戶:一類是冷凍肉類供應商等需求量大的客戶,占用倉庫規模大,降低冷庫閑置風險,屬于壓艙石材客戶;另一類是餐飲、超市、中央廚房等客戶,對市場反應敏感,增長趨勢明顯,分揀、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務需求多樣化,通過與此類客戶建立更深入、更多樣化的合作,可以進一步豐富整個公園,提高公園單位的效益產出。
目前,企業建立原產地庫的意愿仍處于較低水平。雖然一些國家政策一再提倡填補第一公里,但原產地確實缺乏倉庫,但目前通過原產地倉庫盈利的企業太少,短期效益也不樂觀。目前,大多數觸及原產地的企業都是擁有整個鏈條的領先企業。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供應和產業鏈優勢來經營原產地直銷等模式。但是,如果缺乏相應的資源和能力,只是第三方平臺,暫時不適合大量的原產地倉庫投資,因為倉庫建設的位置必然會選擇在需求旺盛、穩定的地方,田間地塊更適合方便的移動冷庫。
技術驅動發展。
因地制宜探索智慧升級。
近年來,生產端和消費端對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行業的智能升級是《紐約時報》的趨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有關部委明確鼓勵物流設施和物流活動的數字化和自動化升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加速了無人、自動化和智能的物流趨勢。
為順應市場和行業形勢,深圳國際于2020年建立智能存儲子戰略,相應調整企業組織結構,通過原物流基礎設施數字智能升級、產業鏈上下游、不同優勢客戶和優質企業投資布局技術路線,將智能存儲發展為集團物流業務的新增長極。
例如,2020年底,深能倉儲系統集成企業湖北普羅勞格科技有限公司(成為2020年底戰略投資行業的第二大股東)于2021年戰略投資ICT行業智能供應鏈集成服務領先企業中通服務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成為第三大股東)。通過深入的股權合作和業務合作,各方將根據各自的行業資源和優勢,共同為客戶提供智能物流倉儲、軟件、硬件、運營等綜合解決方案。
然而,智能建設也需要根據當地情況采取措施。深圳國際專注于深圳。當地物流客戶對智能冷庫的接受度很高,也能負擔得起相應的成本。它主要是基于倉庫配送和運營的綜合需求。在冷庫建設過程中,將提前配備一些智能設備。但在深圳以外的其他地區,智能建設仍以客戶需求為主,是定制、標準化冷庫還是智能冷庫,需要根據不同的客戶條件進行設計。
規劃藍圖。
行業發展也需要彌補不足。
2021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加強了頂層設計和工作指導,促進了冷鏈物流的高質量發展。無論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冷鏈配送中心的生產和銷售,還是三級冷鏈物流節點設施網絡的建設,都表明冷鏈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國家和社會對冷鏈產業的關注將使未來的資源更加傾斜,監管條款更加完善,政策支持更加強大,但所有這些前提仍需實施。
楊艷賢說,無論政策和趨勢有多好,冷鏈仍然是一項業務。如果利潤繼續微薄或無法盈利,就沒有資本和人才愿意進入這個行業,或者根據現實和前景找到行業的平衡。冷鏈行業在許多地區仍存在小分散、差異化現象,暴露了食品安全、鏈接監管等問題。從基礎設施平臺建設的角度來看,希望未來能通過政府、實力雄厚的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整合,通過一定規模的平臺系統優化改善行業生態,提高行業整體信息化和數據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和社會的雙重效益。
一方面,冷鏈的發展不能忽視中小企業。它們是冷鏈物流行業的主要群體。倉儲建設成本對他們來說非常高。大規模冷庫投資形成的財務壓力對他們來說非常大。從冷鏈倉庫配送一體化的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具有市場化程度高、靈活性強、配送運輸能力強的優勢。倉庫環節更適合國有企業和強大的資本投資布局。我們可以看到,冷庫在整個冷鏈物流鏈中處于非常關鍵的地位,擁有高質量的冷庫資源。即使倉庫配送一體化體系建設還不算太晚。如果我們能關注整個鏈條,開放倉庫配送環節,我們可以進一步提高我們在行業中的競爭力。深圳國際還希望與一些供應平臺企業建立深度捆綁合作,深圳國際提供重資產基礎設施,其他中小企業或平臺企業深入合作,形成雙贏的戰略合作。
另一方面,冷鏈物流要要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發展。疫情過后,地方政府面臨著不同的實際情況。雖然對冷鏈的監管越來越嚴格,但他們忽視了該行業尚未完全成熟。更嚴格的監管將使許多額外的成本轉移給企業。雖然冷鏈物流業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但并沒有得到地方政府的廣泛認可。
備案號:桂ICP備2022002375號
技術支持:蕓陽股份